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东流水的博客

流水东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日志

 
 

困扰千年的教育难题  

2011-11-23 15:56:44|  分类: 原创之教育碎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有这样一段评价教学的文字:“今天的教师,单靠朗颂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原则,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厌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它的好处。虽然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的快,教学的目的也就没达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看完这段文字,你是不是觉得它很中肯的评价了现在的教育,把老师教的不足,学生厌学的状况描述的淋漓尽致呢?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2000多年前,对教学问题的一个描述你信吗?是的,这就是千年之前有关教学的一段描述。它的原文是“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摘自《学记》)”

       造成学生“隐其学”、“疾其师”、“苦其难”、“不知其益”的根源是什么呢?由文推敲不难看出主要就是“不顾其安”、“不尽其才”。

      说其一:“不顾其安”,就是没有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其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没有照顾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说只照顾了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新课改提出的理念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同学,可是在现实的教育中,这种面向全体的理念,只能作为一种理想存在。只要学生有个体差异,只要有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就会有“不顾其安”,要想全面解决“隐其学”、“疾其师”、“苦其难”、“不知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尽量减少班级这个学习单位的人数,并且使学习者能力相差较小,可能是能更多地照顾大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一个方法。所以未来学校发展,小班额、能力相近为一班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其二:“不尽其才”,就是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如果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那也是一种教育的理想状态。要尽其才,对于教育而言,更有效的选择应该是为学习者提供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帮助、引导其发现自己的才,而不是教给他什么?所以要尽其才,未来学校的发展,应该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更大的成长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自主,这可能是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希望有一天,更多的学生能乐其学,亲其师,知其益,不畏其难,享受成长的快乐!让教育成为真爱,而非伤害。

 

         

      
  评论这张
 
阅读(282)|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