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东流水的博客

流水东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日志

 
 

培训第八天:试验校听课、个别差异教学  

2009-06-18 22:15:20|  分类: 原创之教育碎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今天上午,去师大附属试验校听了3节课。总体感受是学校条件非常好,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艺术五个教学部,是非常完整的实验校!教师素质也不错,但可能还不够整齐,我们听的化学和语文课,老师都比较成熟,课上的也不错,而第三节听的生物学课,老师可能比较年轻,课堂组织能力还需要改进,而且有一些知识点还把握不准,如血清与血浆的概念,体液的概念等。学生也可以,课堂表现总体不错,但在课间我意外看见一个学生,把喝过的矿泉水瓶扔进旁边的玫瑰花丛,心中有些遗憾!另外从教师讲课的形式看,与我们现在学校采用的上课模式基本相同。

       下午听了姜英杰老师关于“尊重个别差异 提高教育功效”的讲座,感觉还是很有收获的,如进一步理解了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知道了如何从需要角度分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等。而且姜老师关于需要的解释非常经典,她说“需要就是一种缺乏状态”。但是在一点实用的方法上,我在课后和韩金元老师在理解上有一点不同看法。这点应用是老师讲的在突破难点问题时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语言逻辑描述法)反复展现加以突破。我们的争议点是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顺序问题。我认为是先用不容易理解的方法展现,再用容易的方法补充,理由是:先用难的方法,使一部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学会,在学习中思维得到锻炼,然后再用容易的直观的方法使,理解能力略差的孩子也能学会;而韩老师认为应该先用容易方法,在用难的方法,因为讲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先用难方法不是本末倒置了吗。不知同行怎么看?

  评论这张
 
阅读(183)|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