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东流水的博客

流水东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日志

 
 

培训第七天:质化研究、建构主义、感谢和压力  

2009-06-17 21:44:09|  分类: 原创之流水之痕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上午是盖笑松老师的“中学教师的质化研究方法”,应该说这节内容是非常难理解的,象“质化研究”、“访谈法”和“行动研究”等名词是非常难理解的。但盖老师讲的非常清晰明了,特别是案例运用非常到位。也许自己理解的还不全面、准确,但至少形成了一个自认为较为清晰的概念图示。如质化研究是相对于量化研究而言的,如果事物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话,那么质化研究就是定性的研究,如学生的考试及格率是80%,是定量的话,研究为什么能达到80%的及格率就是质化的研究。而质化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访谈,访谈需要设计从开发到具体,层深入的问题串,并要对访谈结果进行比较归纳分析,从不同角度提炼出支持研究内容的证据。在中小学教师中,在研究质化问题时,最常用、最为可行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因为行动研究法是以实践问题为研究目标的,正好对应了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另外在行动研究中,教师及扮演行动者的角色,同时也是研究者,并把自己的行动作为研究的对象。所以这就要求在教师在做行动研究时必须学会反思,因为只有通过反思的途径才能达到研究自己行动的目的。当然在行动研究中会经常使用到访谈法。三种方法是从不同角度划分的,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下午是路海东老师讲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更为难懂的问题。好在我们遇到的是路老师,能在短短半天的时间,让我们对建构主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许还远不能达到应用的层面,只是感觉自己懂了。建构主义的本质更象是哲学理论,而这种哲学理论又不同于我们的唯物主义,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也正告诉我们,我们对世界感受,不一定是真实的,那只是我们感受到的世界。学习的过程是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的过程,不同的知识基础构建的结果当然是不同的,就像同样一起上课,有的学生听的是这样一个结果,另一个学生则可能是另一个结果,因为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是不同的。所以建构主义理论下,学生理所当然的成为教育的中心。

在邻近下课的时候,班主任王敬老师告诉我们要和厦门专家型教师培训培训班的学员有个交流活动,并要选派一个代表发言,讲一讲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但班长问谁去时,我没好意思举手,因为同行的伙伴中那么多高手,我实在不好意思去要这个机会。班长看大家没有举手,就推荐我代表同学发言,接下来同学鼓掌,这事就定了。我非常感谢同学们把这个机会留给我。在非常感谢的同学的同时,当然也倍感压力。但我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和自己的精心准备下,再差也差不哪儿去。权当这就是专家型教师的一次成长。

 

 

 

 

  

  评论这张
 
阅读(185)|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